Content details

By :春种秋收 23

怎样提高鱼苗的抗病能力?

1. 合理混养

合理混养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,对于预防鱼病也有较好的作用。因为不同鱼类其鱼体寄生物也不完全相同,某些寄生物只能寄生于某种宿主,别的鱼类对其具有免疫力或不感病。混养,个体鱼类密度降低,接触、传染、感病的几率也就相对降低。此外,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,特别是混养杂食性鱼类,如罗非鱼,可把水中的有机碎屑和部分病原菌群蚕食掉,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,从而减少鱼病的发生几率。

2. 提前拉网锻炼

鱼苗拉网锻炼的操作是在鱼苗转塘或者运输的前几天,用鱼苗网打一下鱼苗,让鱼儿提前得到锻炼,让娇嫩小苗变老腊、老练一些,以利于更好的强健生长和顺利成长。经过拉网锻炼,鱼苗能促使鱼苗分泌大量粘液和排出肠内的粪便,这样可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鱼体粘液(败坏水质)和粪便(污染水体)的排出,从而有利于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,提高运输的成活率。

3. 做好消毒

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,可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或药水浸泡鱼体,以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病菌和寄生虫。水体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,一般可用生石灰、漂白粉、二氧化氯、菌毒速克、鱼虫净等药物交替使用,每月两次。饵料和食场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,坚持在精饲料中拌入1%的食盐或100千克饲料拌250克“鱼血停”投喂,每月一次,连续4—5天。

4. 实行“四定”投饲

“四定”投饲既定质、定量、定时、定位投饲。投饲的饲料要新鲜,且营养成分齐全,不含有病原体或有毒物质,不腐烂变质。对于大而坚硬的饲料要进行发酵或浸泡磨碎后,再加工成适口的饲料投饲。定量是要根据鱼体大小,不同鱼的种类按量投饲。定时是投饲要有固定的时间,如果每天投饲两次,则最好选择在上午8~9时、下午3~4时投饲。定位是投饲要有固定的场所,使鱼类养成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,这样既便于观察鱼类活动状态、吃食情况,同时又便于清除残料,而且在鱼病流行季节又便于投药,有利于提高鱼病的防治效果。

5. 加强巡塘

养成每天早、午、晚巡塘的习惯,观察鱼类活动状态、池水变化情况等,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。通过巡塘,及时发现鱼病早期症状,及时检查及诊断,可及时进行防治,控制病情发展。通过观察水体变化情况,可及时追肥、换水或注入新水,保持池水肥、活、嫩、爽。

6. 及时施肥

施肥的作用主要是增加池水中的营养物质,使浮游生物迅速生长繁殖,为池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促进光合作用。如果施肥不得法,会导致池水水质恶化,使鱼生病。

7. 防止鱼体受伤

加强日常管理,注意细心操作,防止鱼体受伤。在运输之前,首先提高自身的抗应激能力。可以在运输前几天在饵料中添加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,增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、过氧化氢酶、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,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,降低运输损伤,提高运输成活率。

以上就是提高鱼苗抗病能力的一些具体措施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你可能也喜欢